ShockWatch标签(防震撞指示标签,用于监测货物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超过阈值的冲击或振动)是精密的一次性监测工具,其内部含有化学指示剂、敏感触发机构,长期存放需避免环境因素导致误触发或失效,防护措施需围绕环境稳定性、物理保护、化学稳定性三大核心,具体如下:
一、控制存储环境温湿度,避免化学失效
ShockWatch标签的核心功能依赖内部化学指示剂(如显色染料)和触发机制(如玻璃管、弹簧结构),温湿度异常会导致性能不稳定:
温度控制
存储温度需保持在10℃~30℃之间,避免极端高温(>40℃)或低温(<0℃):
高温会加速内部化学物质挥发或变质,导致指示剂灵敏度下降(如提前显色);
低温可能使标签内的胶体或粘合剂硬化,影响触发机构的灵活性(如玻璃管脆化易断裂)。
湿度控制
相对湿度需控制在30%~60%,严禁潮湿或结露环境(如地下室、靠近水源的仓库):
高湿度会导致标签表面纸张受潮变形,粘合剂失效(标签边缘起翘);
水汽渗入内部可能引发化学指示剂提前反应(如未受冲击却显色),或使金属触发部件轻微锈蚀,影响触发精度。
二、物理保护:防止误触发与机械损伤
ShockWatch标签的触发阈值(如50G、100G冲击)设计精密,任何不当的物理作用都可能导致误触发,失去监测意义:
避免冲击与振动
存储时需单独放置在硬质包装盒内(如原厂包装或防静电盒),盒内填充缓冲材料(如泡沫、软纸),防止标签之间或与其他物品碰撞、挤压。
禁止堆叠重物或剧烈搬运,存储位置需远离振动源(如机床、传送带),避免长期低频振动导致内部触发机构疲劳。
防止挤压与弯曲
标签需平整放置,不可折叠、卷曲或受压(如被书本、工具压在下方),否则可能导致内部玻璃管破裂(预触发)或弹簧结构变形,影响阈值精度。
对于条形或异形标签,需按原始形态存放,避免用胶带捆绑或过度折叠边缘。
三、避免化学污染与光照影响
远离腐蚀性与挥发性物质
存储环境中禁止存放酸碱溶液、有机溶剂(如酒精、汽油、油漆)等,避免化学气体腐蚀标签表面或渗入内部,破坏指示剂稳定性(如导致显色异常)。
标签本身为纸质或塑料材质,需远离油污、水渍,防止表面污染影响读数(如显色后无法清晰识别)。
避光存储
避免阳光直射或强紫外线照射,长期光照会导致标签印刷文字褪色、塑料外壳老化,同时可能加速内部化学物质的氧化反应(如指示剂提前失效)。
建议存储在避光仓库或不透光包装盒内,若需临时存放,需用遮光布覆盖。
四、包装与有效期管理
保持原包装完整性
未使用的ShockWatch标签需保留原厂密封包装(如铝箔袋、密封盒),开封后未使用的剩余标签需重新密封(用封口夹夹紧),减少与外界环境接触。
包装上需标注开封日期,开封后的标签建议在1个月内使用完毕,避免长期暴露导致性能下降。
关注有效期,先进先出
ShockWatch标签的有效期通常为12~24个月(具体按产品说明),存储时需按生产日期排序,优先使用临近过期的标签,避免超期存放(过期后化学指示剂可能失效,无法准确监测冲击)。
建立库存台账,记录入库日期、有效期,定期清理过期标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