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震动标签(用于监测货物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过度冲击或震动的警示标签)通常由纸质、塑料薄膜、黏合剂及化学显色层等材料构成,受潮后可能导致黏合剂失效、显色层模糊、标签脱落或功能失灵,需采取针对性防潮措施,具体如下:
一、标签自身材质与结构防潮
选用防潮基材
标签表面采用防水薄膜(如BOPP、PET淋膜纸)或涂覆防潮涂层(如蜡质涂层、聚氨酯涂层),阻止水汽渗入纸质基材,避免标签变形、字迹模糊。
显色层(如化学指示剂)采用耐水配方,防止受潮后提前显色或失效(如确保指示剂在湿度≤80%时稳定)。
强化黏合剂防潮性
选用耐水型黏合剂(如热熔胶、溶剂型压敏胶,而非水溶性胶),确保在潮湿环境下仍能牢固粘贴在货物或包装表面,避免脱落。
二、存储与运输过程防潮
密封包装存储
未使用的防震动标签需密封在铝箔袋、自封袋或防潮纸盒中,每包内置少量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),降低包装内湿度(建议相对湿度≤60%)。
整箱存放时,箱内底部垫防潮隔板(如塑料板),避免地面潮气侵入;箱子放置在干燥通风的货架上,远离水源、空调出风口或窗户(防止冷凝水)。
运输环境控制
运输过程中避免露天堆放,选用封闭式货车,车厢内放置除湿袋,防止雨水、露水直接接触标签包装。
若运输环境湿度高(如雨季、沿海地区),可在标签外包装外再套一层防水塑料袋,增强防护。
三、使用环节防潮
粘贴前的表面处理
粘贴标签前,确保货物或包装表面干燥、清洁,无油污、水汽(可用干布擦拭表面),避免因表面潮湿导致黏合剂附着力下降。
若被贴物表面易出汗(如冷藏货物包装),需先在表面贴一层防潮隔离膜(如聚乙烯薄膜),再将防震动标签贴在膜上,隔绝冷凝水。
使用后的防护
粘贴后的标签若可能接触液体(如雨水、清洗用水),可在标签表面覆盖透明防水胶带(如PET材质胶带),但需避免胶带覆盖标签的感应区域(影响震动监测灵敏度)。
四、特殊场景强化措施
高湿环境(如食品冷链、海边运输):优先选用工业级防水防震动标签(IP65防护等级),其整体密封结构可抵御短时浸水或高湿度侵蚀。
长期存储(超过3个月):定期检查标签包装的密封状态,更换失效的干燥剂,确保标签在启用前处于干燥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