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: 电话:0510-81155720 中文 | EN
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ShockWatch标签存储时的日常保养措施有哪些?
发布时间:2025/10/24 16:58:35阅读量:7

    ShockWatch标签(冲击指示标签,用于监测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冲击力度)是精密的一次性传感耗材,存储时的核心需求是保护内部传感结构(如易碎管、化学指示剂)不受损坏,确保其在使用时能准确响应预设冲击阈值。日常保养需围绕“防冲击、控环境、防损坏”展开,具体措施如下:

    一、严格控制存储环境的温湿度

    温度管控:建议存储温度保持在15-30℃,避免长期处于高温(超过40℃)或低温(低于0℃)环境。高温会加速内部化学指示剂变质、粘性材料老化;低温可能导致标签内易碎管脆化,增加非预期破裂的风险,影响后续使用的准确性。

    湿度控制:环境湿度需维持在40%-60%,避免高湿(超过75%)或潮湿环境。高湿会导致标签背胶受潮失效(无法牢固粘贴在货物上),还可能引发内部金属触点氧化,影响传感稳定性;若存储环境潮湿,需在存放区域放置硅胶干燥剂,定期更换。

    二、避免冲击与物理损坏

    轻拿轻放,禁止堆叠挤压:ShockWatch标签内部含脆弱的传感组件,存储时需单独或分层放置在干燥的纸箱、塑料盒中,避免堆叠过高(建议堆叠高度不超过20cm),防止下层标签受挤压导致内部结构变形或误触发。

    远离振动与冲击源:存储区域需远离设备振动源(如叉车、压缩机)、重物撞击区域,避免标签在存储过程中受到意外冲击,导致冲击指示提前激活(如红色指示剂泄漏),造成标签报废。

    禁止粗暴操作:搬运标签时需轻取轻放,严禁抛掷、摔落或用硬物敲击标签表面,确保标签外壳(通常为塑料材质)无划痕、破损,保护内部传感结构的完整性。

    三、包装防护与隔离措施

    保留原包装密封存储:未使用的ShockWatch标签需保持出厂原包装(通常为防潮塑料袋或纸盒密封包装),避免直接暴露在空气中,防止灰尘、湿气侵入。若包装破损,需及时用新的防潮密封袋重新封装,减少环境对标签的影响。

    分类隔离存放:

    按冲击阈值(如10G、25G、50G)分类存放,并做好清晰标识,避免不同规格的标签混淆使用。

    禁止与挥发性化学品(如溶剂、胶水、清洁剂)、腐蚀性物质同库存储,防止化学品挥发物与标签材质发生反应,导致标签失效。

    避免阳光直射:将标签存放在阴凉通风处,避免阳光直射。紫外线会加速标签表面印刷层褪色、背胶老化,同时可能影响内部化学指示剂的稳定性,降低检测精度。

    四、库存管理与定期检查

    遵循“先进先出”原则:ShockWatch标签有一定的保质期(通常为12-24个月,具体以厂家说明为准),存储时需按生产日期排序,优先使用库存较久的标签,避免因过期导致性能衰减。

    定期抽检状态:每周对库存标签进行抽检,重点检查:

    标签外壳是否完好,无破损、变形;

    内部指示区域(如易碎管)是否完好,无提前变色、泄漏;

    背胶是否干燥、无粘性失效(可通过轻触测试粘性)。

    若发现异常标签,需及时隔离报废,避免流入使用环节。

    五、特殊场景的额外防护

    长途运输中的临时存储:若需转运库存标签,需将标签放入防震泡沫盒或缓冲包装袋中,填充珍珠棉等缓冲材料,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冲击;运输车辆需选择减震性能好的车型,避免颠簸路段。

    极端环境应急防护:若存储环境无法避免高温/低温,可采用恒温箱临时存储关键批次标签;若处于高盐雾环境(如沿海地区),需额外用防潮铝箔袋密封标签,防止盐雾腐蚀标签材质。

    六、保养禁忌事项

    严禁将标签与重物混合存放,避免挤压、碰撞导致误触发;

    禁止用尖锐工具划伤标签表面,或拆卸标签外壳(一次性结构,拆卸后立即失效);

    不可将标签放置在靠近热源(如暖气、烤箱)或强磁场区域,防止材质老化或传感干扰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震动记录仪

相关新闻Related Documents